加到書籤:加到 UDN 書籤 加到 funP 書籤 加到 Yahoo 書籤 加到 Google 書籤 HEMiDEMi 書籤

2007年12月22日 星期六

經濟政策 - 台灣經濟新藍圖系列之二 產業再造及全球





死水經濟 害慘「三中」

1.民進黨執政七年的鎖國政策,導致經濟環境惡化,百業蕭條,成長減半,失業加倍,經濟一灘死水,受害最深的就是「三中」:

  • 中低收入家庭-最低20%所得家庭可支配所得從民進黨執政前(1999年)的31.7萬元,倒退到去(2006)年的30.4萬元,共減少1.3萬元。
  • 中小企業-歇業工廠家數從1999年的3,982家,增加到2006年的6,868家。
  • 中南部-去年高雄市失業率4.2%,全台最高;中彰投地區及高高屏地區平均失業率分別為4.1%、4%,高於台灣全年失業率3.9% 。

2.台灣經濟新藍圖打造「活力經濟」,就是要把民進黨造成的一灘死水重新活起來,讓台灣的人民有活路,讓企業的經營有活水。




產業再造345

3大主軸:產業創新、新興產業、政策鬆綁

4兆回台:將國人存放海外財富4兆多元台幣吸引回台投資,使百業由蕭條轉為繁榮

5萬就業:觀光、金融和醫療等服務業每年至少可新創5萬個工作機會



產業創新(一)

1. 以服務業為就業引擎

(1)金融服務業

  • 打造台灣為「亞太資產管理與籌資中心」:制訂「資產管理中心發展條例」,吸引國人財富回流(估計在海外開戶存款達4.9兆台幣)及外資金融機構來台設立區域總部。
  • 金融法規採負面表列,鼓勵創新。
  • 照顧弱勢族群,推動微型創業貸款,並強化中小企業融資。
  • 全面檢討二次金改,健全金融安全網,速懲金融犯罪。
  • 建立兩岸金融預警及防衛機制,促成兩岸金融監理機制運作,協助金融業以更有利條件進入並開拓大陸市場。
  • 開放人民幣掛牌兌換,放寬國人投資含陸股成分之有價證券,同時亦適度放寬陸資投資國內股市。
  • 預估四年內新增3萬個工作機會(平均每年7,500個)

(2)觀光服務業

  • 設立300億「觀光產業發展基金」,協助地方發展觀光產業。
  • 鼓勵舉辦大型國際會議、展覽,建立會展產業。
  • 提供公有土地,獎勵民間投資觀光設施,並給予低利融資貸款。
  • 開放大陸觀光客來台,初期每天3,000人,每年約100萬人次,中長期每年300萬人次。
  • 同步吸引其他地區觀光客來台:第一年以增加30萬外國觀光客為目標,以後逐年遞增。
  • 預估第一年增加4萬個工作機會,以後3年另增加10萬個工作機會(四年平均每年35,000個)。

(3)醫療照護服務業

  • 醫藥衛生支出從GDP的6.2%逐步提升至7.5%,提昇醫療服務業品質。
  • 四年內開辦老人長期照護保險,並吸引民間企業投入老人照護產業。
  • 推展觀光醫療,建立國際醫療產業合作。
  • 預估四年內新增3萬個工作機會(平均每年7,500個)

(4)運籌服務業

  • 積極推動兩岸海空人貨運輸直航常態化,發展台灣成為往來美洲、東南亞與大陸客貨的「區域轉運中心」。
  • 強化海、陸、空運輸的基礎建設,建構高雄、台中及桃園成為北、中、南三大物流、轉運及發貨中心。

產業創新(二)

2. 製造業走向高值化及低碳化

(1)一般產業
整合產官學界力量,以全新的思維與策略,協助資訊業加強全球佈局及國內外策略性分工,提升整體競爭力,期能從資訊硬體製造大國,轉型為以台灣作為資源整合及創新服務中心的全方位世界資訊大國。
將台灣發展成為「全球創新中心」、「亞太經貿樞紐」、「台商營運總部」。
企業擴充生產但其排碳成長超出政府所定目標時,應在台灣認養「造林植草」或其他減碳節能方案,以作平衡。
加強研發創新使製造業高值化、低碳化:維持政府研發經費每年10%的成長,2012年全國研發經費占GDP之3%。
對企業研發設計、人才訓練及品牌行銷給予租稅優惠。
(2)傳統產業
以環保節能新思維,再造基礎原材料產業。
設置微型園區,改變土地使用分區規定,以解決傳統產業及中小企業用地困難。
政府成立300億地方產業發展基金,協助各縣市發展地方特色產業。
針對所得偏低及人口外移之鄉鎮,本「一鄉一產品」的精神,協助其發展特色產業,由地方提出計畫,中央給予經費協助,以促進發展落後地區的經濟繁榮,增加就業機會。
增加對傳統產業及中小企業的技術升級補助至佔科專總經費的30%。
(3)中小企業
加強對中小企業投融資,國家發展基金一定額度或比例投資於中小企業;並訂定具體獎勵辦法,鼓勵金融機構提高對中小企業放款比例。
政府每年編列100億預算,挹注中小企業信保基金,協助中小企業取得資金。
設置北、中、南、東「中小企業創業及創新服務中心」。

3. 農業科技化及企業化

擬定農產品外銷旗艦計畫,全力協助開拓包括大陸市場在內的農產品外銷市場.
推動「小地主、大佃農」制度,有效使用閒置土地,全面活化農業之競爭力,同時提供農民老年退休保障。
發展農業生技產業,在西部地區由中往南建立「農業創新黃金走廊」。
發展農漁業之種苗、種畜、種魚產業,建立生物種原供應體系,使台灣成為「亞太種畜種苗中心」。

中南部設置花卉專業區,促進傳統花卉生產區之升級,加強推動外銷花卉產業。
平地造林八年六萬公頃,創造優質景觀,也達到減碳功能。

新興產業

1. 文化創意產業
成立「文化觀光部」,訂定「文化創意產業旗艦計畫」 。
在北中南東皆設置文化創意產業及數位內容產業專業園區,並在南部地區如台南成立「孔子主題園區」 。
由國家發展基金撥100億元以創投方式投資文創產業;訂定「新時代創意人才發展方案」,並提供創業貸款,幫助青年創意工作者創業。

2. 節能減碳及替代能源產業
政府能源相關研究經費四年內由50億元倍增至100億元。
推動「節能產業旗艦計畫」 、 「低碳建築旗艦計畫」及「替代能源旗艦計畫」。
發展能源新經濟,追求於2020年前排碳恢復到2008年之水準。

3. 智慧生活產業
建立全世界第一的無線寬頻國家:參照台北市「無線新都」經驗,在全國主要都會區全面建置無線上網設施;並建置「無線高速公路」,使所有偏遠地區均享有與城市相同之頻寬服務。
建構智慧交通系統及智慧生活環境:推動交通管理智慧化、陸空海運輸智慧型整合、物流智慧化、通關智慧化、票證整合與電子化(各項運具一卡通);發展智慧型醫療照顧、智慧型安全、智慧化金流及電子交易。

4. 生技醫藥產業
生技醫藥國家型計畫研發經費4年內倍增。
發展台灣成為「中草藥研發中心」及「醫療工程應用與產製中心」、「亞太地區多發性疾病臨床試驗中心」,並推動國際合作,發展蛋白質藥物產業。
建立透明及有效率之藥物審查機制與流程。

政策鬆綁

1.自由化:
對金融、教育、觀光及其他服務業大幅鬆綁,允許 更多市場競爭自由化幅度應符合國際最佳慣例。

2.功能化:
對製造業之產業別獎勵取消,改採功能性補助。

3.系統化:
強化跨領域合作以發揮效果,包含文化創意與觀光整合、觀光與國際醫療整合、便捷國際交通與金融整合、資訊科技與醫療整合、建築與智慧節能整合。



全球連結

1. 參與全球經濟整合活動

  • 在WTO架構下推動與各國洽簽自由貿易協定(FTA)或「全面經濟合作協定」(CECA)。
  • 積極推動APEC架構下的「自由貿易協定」。
  • 積極參與國際貨幣基金(IMF)、世界銀行(World Bank)及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(OECD)等國際財經活動。

2.推動兩岸經貿動態調整:以「活水計畫」取代「鳥籠政策」

  • 開放兩岸海空直航:初期以桃園中正、台中清泉崗、台北松山、高雄小港、澎湖馬公、花蓮、台東七個機場列為兩岸直航機場。
  • 展開兩岸直航談判,實現兩岸直航。
  • 開放陸資來台投資生產事業。
  • 適度鬆綁對大陸投資的40%淨值比例上限及產業別的投資限制,但鼓勵關鍵技術留台。

3.開啟兩岸經貿協商新時代
全面展開兩岸經貿協商,建立應有制度及規範,以符合國家長遠的利益;也唯有國民黨有能力推動對等協商,開起兩岸經貿協商新時代。我們規劃的優先協商議題如次:

  • 兩岸貿易正常化及特定產業保護機制。
  • 兩岸投資保障及經貿糾紛調解仲裁。
  • 兩岸智財權保護及專利認證規範協調。
  • 產品標準規格化及標準檢測認證規範協調。
  • 兩岸金融接軌與監理合作。
  • 兩岸海空直航協商及安排。
  • 兩岸漁業勞務合作機制。

4. 以台灣為核心,整合全球與大陸市場商機:

  • 推動「雙黃金航圈」及「雙營運中心」計畫:利用台灣地理優勢,推動東北亞及東南亞雙航圈。
  • 利用台灣科技產業利基及經營大陸市場優勢,建構高科技業之「雙黃金三角」,以「矽谷—台北—上海」及「東京—台北—上海」的策略性連結,提升台灣在全球高科技發展的關鍵角色。

5. 以兩岸連結突破參與區域合作瓶頸

  • 結合產官學力量,推動「東亞區域整合論壇」,邀集東亞各國產官學界參與,為形塑涵蓋台灣的制度化區域經濟整合,凝聚共識。
  • 參加東協加三、 東協十加六等區域經濟整合安排。
  • 逐步實現「全台自由貿易區」。


資料來源:台灣向前行

[+] 複製此文章內容

0 意見: